中国新时代艺术家网
首页>>新闻 > 本网特稿 > 正文

任建国水墨作品《山城暮色》2022年永乐春拍310.5万元成交

2022-08-31 17:31:28 | 来源:中国艺术品理财网

\

永乐2022春季拍卖会任建国2016年作品《山城暮色》RMB3105000成交

对于中国艺术界,任建国是一位既陌生又熟悉的名字。说陌生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进入艺术圈的朋友,只能隐约从中央美术学院老一代艺术家和老教授那里听到这位校友的故事和传说,他20多岁便在画坛崭露头角,有着自己对中国画笔墨的独到理解和画面构成的现代意识,尤其1987年远渡重洋开启了自己的传奇人生,自那以后画坛便只能偶尔通过美院一些老人的聚会中听到有关他神秘的信息。说熟悉,是在“50后”一代的画家群中,他十分突出,自上世纪80年代早期开始就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这些头衔在那个年代具有很硬的学术含量,尤其对于一名20出头的青年画家,这几乎获得了顶配。1985 年中国最权威的《美术》杂志第五期对任建国的创作和艺术成果开设专栏介绍;学院派权威杂志中央美术学院院刊《美术研究》多次刊登他的作品。任建国在上世纪80年代参加了当时最高规格的1984年“第六届全国美展”,并于1985年参加了展览史上著名的“前进中的中国青年”展,有两组水墨作品被中国美术的最高殿堂中国美术馆永久收藏。可以说在1987年任建国暂别画坛之前,他获得了那个时代作为一名青年画家所能获得的全部成果和荣誉。

 
\

任建国 山城暮色 123×234cm 纸本设色 2016年

任建国的传奇人生使他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文化感悟,他对于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兴趣,对古物具有深厚而完整的收藏体系和几十年的把玩、研究经验,这使得他对于“古意”有着直接体验,他的精神世界也深受古物陶养。他集收藏家和画家一体,这奠定了任建国艺术创作的“古意”底蕴。近十年来,任建国从青年时代的现代性工笔创作转向融“抽象性”和“表现性”为一体的“新写意风格”。所谓“新写意”一方面源自于中国古代“文人画”的“写意观”,重笔墨,重画家的精神畅游,具有一种“士夫格调”,而另一方面则不受常规所限,融入与画家性情相一致的各种新的绘画方法。任建国近十年的新作形成了“古意今趣”的鲜明特征,在传统基础上显现勃勃生机,自出机枢,别开生面。

 
\

《山城暮色》创作速写

\

《山城暮色》创作速写

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永乐春季拍卖会上,任建国丙申年(2016年)夏日所作《山城暮色》作品以310.5万元成交,在收藏界引起关注和好评。《山城暮色》是任建国近十年现代写意创作系列中在精神与笔墨、图像与画意的“传统性”上比较突出的一幅。作品是2014年画家赴湘西写生、有感于山城印象而创作的一件山水画。为了创作这件气象宏大的山水作品,任建国在当地完成了许多细腻笔触的速写,精心观察当地山峦的形貌和结构特征,小桥、行人所构成的人流线条与山体走向的呼应关系,楼阁的合连与江河、游船的互动,任建国将这些生动的现场感受与中国画行笔的自然抒发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在富有抽象感的形式语汇与介于行草的率性书写之间,将山体之巍峨壮阔与楼阁的劲拔层连“叠合式”地形成了具有观念意味的表达方式。此画的“行笔”特征以“古意”的书写性为根基,援引古意亦更新系统,构图在古代山水意境基础上合现代风景画骨架为一体,筋骨相连,有笔有墨,突破了当代中国画山水表达的既有框架,狂洒的笔势和自由活泼的笔法凝聚成“任氏山水”的“士气”,其中不乏南宋禅画的意味和元末文人画的即兴之感。《山城暮色》体现了任建国绘画语言从“笔随心出”、“因心造境”到“放笔直取”、“任运成像”的流畅过程,他的行笔如同古人舞剑一样自信,在狂洒之中漫笔戏墨,自成气象。

 
\

任建国 轻舟谷西风悠起 68×137cm 纸本设色 2021年

\

任建国 冬去春又来 123×234cm 纸本设色 2016年

如石涛所言“无法而法,乃为至法”,中国画和水墨需要一种画家切己的体验,敢于肯定自己的认识,在知行无漏的确定性中探寻当代之法。任建国的中国画“亦古亦今”,在抽象、表现性山水和现代文人画之间浑然一体,超然自洽,颇有从远古走来,走向当代之意。悉尼与北京两城生活的松紧变奏与多元文化体验,使得任建国的艺术可以不受画坛驳杂现实的干扰,不拘成法,再探“任法”。如同任建国画中一首题画诗所云“长居风林谷,焉知世外几多秋”,也许他可以走出一条不同的独创之路。

 
\

任建国 岚山秋风清123×104cm 纸本设色 2016年

\

任建国 青云南山飘 124x243cm 纸本设色 2016年

\

艺术家任建国2022年在悉尼云海阁画室

艺术家简介

 

自1980年代早期开始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

 

1977年毕业于北京艺术学校

 

197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

 

1982年大学毕业并获得中央美术学院颁发的文学学士学位

 

1985 年《美术》杂志第五期对他的创作和艺术成果开设专栏介绍

 

1985 年获北京市文学艺术工作者表彰,曾任光明日报社美术记者、编辑

 

1987年至今创作、生活于悉尼和北京

 

展览经历:

 

1978年

 

北京市美展 (中国画《古代艺术传友谊》)

 

1979 年

 

北京市青年美展 (中国画《到底谁是敌人》)

 

中央美术学院第一届学生习作展 (六幅习作)

 

1980 年

 

第二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 (中国画《到底谁是敌人》,获三等奖)

 

1981年

 

中央美术学院第二届学生习作展 (中国画《燕京四景》《孪生》,获二等奖)

 

1982年

 

北京市“八十年代”画展 (中国画《静》)

 

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生作品展 (组画《巴蜀纪行》,中国画《看戏去》《开春》《小牛馆》《童年》等 12 幅)

 

北京工笔重彩画展 (中国画组画《种苞谷的老人》,中国美术馆收藏)

 

1983年

 

北京工笔重彩画展 (中国画《南海拾零》)

 

“八十年代”画展(二展) (中国画《巴山球迷》《女人总也不能闲着》)

 

1984年

 

第六届全国美展 (中国画《扑不灭的烈火》)

 

光明日报奖美术作品展览 (中国画《渡口》,获二等奖)

 

1985年

 

“前进中的中国青年”美术作品展 (中国画《我们开的饭店》,中国美术馆收藏)

 

中国体育美术作品展 (中国画《家乡的篮球赛》《飞吧,白鸽》)

 

代表作:

 

1980年

 

《到底谁是敌人》(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三等奖)

 

1982年

 

《巴蜀纪行》(毕业创作,中央美术学院叶浅予奖金二等奖,一等奖空缺)

 

1984年

 

《就职宣誓》(连环画,北京市优秀艺术作品二等奖)

 

《渡口》(中国画,光明日报奖美术作品展览二等奖)

 

《种苞谷的老人》(中国画组画,中国美术馆收藏)

 

1985年

 

《我们开的饭店》(中国画,中国美术馆收藏)

 

作品发表:

 

1976年

 

《抗震救灾速写》四幅,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1980年

 

连环画《智胜刁婆》,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1981年

 

中国画《到底谁是敌人》,发表于《美术研究》杂志 1981 年 1 期

 

连环画《孟尝君》,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小说《明清皇宫故事》插图,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2年

 

中国画《燕京四景》之二,发表于《美术》杂志 1982 年 2 期

 

中国画《开春》,发表于《人民文学》1982 年 10 期

 

中国画《童年》,发表于《人民中国》杂志及《中国画》刊物

 

1983年

 

中国画《小牛馆》,发表于《中国画》1983 年 2 期及《中国书画》第 15 期封面

 

中国画组画《种苞谷的老人》,发表于《连环画报》1983 年 1 期

 

连环画《李大虎与小刺猬》,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1983 年

 

1984年

 

连环画《就职宣誓》,发表于《连环画报》1984 年第 1 期

 

中国画《渡口》,发表于光明日报及香港文汇报,1984 年

 

连环画《晚年》选页,发表于《连环画报》1984 年 7 期封面

 

收藏:

 

中国美术馆(中国画《我们开的饭店》)

 

中国美术馆 (中国画组画《种苞谷的老人》)

 

美国西部博物馆 (中国画《孪生》)

 

北京市美术家协会 (中国画《静》《女人总也不能闲着》)

 
\

任建国 我们开的饭店 82×82cm绢本工笔重彩 1985年 中国美术馆藏

\

任建国 种苞谷的老人之九 18.8cmX15.5cm绢本工笔重彩 1984年 中国美术馆藏

(责编:中国艺术品理财网)
返回顶部